一把捲尺,究竟~是在為難誰呢?
只要是家裡在裝修的時候有曾經參與過的,很大機率你會看到木工師父拿著一把捲尺在那邊比來比去的丈量尺寸,比較有好奇心的看了捲尺之後會覺得:
「矮油,怎麼木工師父的捲尺上面寫的內容和老外在用的捲尺不一樣呢?」
其實這個很容易理解的,因為老外在用的捲尺上面標示的是英吋,而咱們台灣師父在用的捲尺上面寫的台尺。
建議大家為了避免溝通上發生錯誤,千萬要記得和台灣師父講尺寸的時候都要講公分數才行,要知道老外的一英吋是 2.54 公分,而咱們的一台尺可是 30.3 公分,不用公分數講尺寸肯定出事兒,不過單位換算這個東西倒是不用硬記,因為台灣的捲尺上面都有。
說起咱們台灣師父在用的捲尺呢,還是有很深的文化涵養在裡面的喔,無論你是聽設計師說過還是聽木工師父講過,或是自己上網爬文找資料,都會找到咱們台灣師父在用的捲尺還有個雅稱,叫做「魯班尺」。
那為什麼要叫做「魯班尺」呢?
魯班尺是由春秋末葉時期一個很著名的工匠 魯班 所發明,這位魯班乃是出生於魯國的一個望族 — 公輸族,所以他其實不姓魯,而是姓公輸,叫公輸班,會喊他為魯班是因為他在魯國出生的。
這就和當年諸葛亮一開始不叫諸葛亮,而是叫「葛亮」…
是不是很難聽?
那孔明先生也覺得「葛亮」很難聽呀,所以他就想說他是出生在山東諸縣這個地方,乾脆把「諸」這個字加在「葛亮」前面,於是就變成了 諸 葛 亮,來~一起唸一遍~
諸 葛 亮~
唸起來是不是就帶著霸氣,也多了一份貴族的氣息呢?(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使用說明
把台灣師父的捲尺拉開,你會看到由上到下一共四排內容,第一排是台尺,第二排是文公尺,第三排是丁蘭尺,第四排是公分數。
做裝潢的或者是做傢俱的老師父一般都用台尺在量尺寸,若對第一排的台尺沒啥概念也不想深入研究的話,你就直接用第四排的公分數來量尺寸即可。
那麼,第二排的文公尺和第三排的丁蘭尺是幹嘛用的呢?
相信你一定聽過量尺寸要「看紅字」,這個話本質上是沒有錯的,因為捲尺的第二排文公尺和第三排丁蘭尺的確是都有紅色字也都有黑色字。
那紅色字自然是代表吉利,黑色字自然代表不吉利,有興趣要研究紅色字所寫的和黑色字所寫的到底是什麼意思的人,麻煩請自己 google 一下,維基百科上都寫的很清楚,我就不多說了。
那一把捲尺上幹嘛又要有文公尺又要有丁蘭尺呢?
方便嘛~
但請記得,文公尺是用於陽宅、神位、佛具尺寸;
丁蘭尺是用於陰宅、祖龕,
說的通俗一點:文公尺是活人在用的,丁蘭尺是死人在用的。

怎麼看才對?
本來做傢俱的時候是不用看紅字的,你去看那些進口的一線品牌傢俱尺寸就知道了,用魯班尺去量很容易就看到黑色字。
前面說了文公尺的用途之一是用來丈量佛具尺寸,那也不曉得是哪一位同業先進率先把文公尺上的紅字給引進傢俱製作裡,所以搞到後來變成是群起效仿。
這本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現在則是有點過了,怎麼說呢?
比如今天要做一張 90*90 的麻將桌吧,勞駕手邊有捲尺請拉開,然後在第四排的公分數那邊你先看到 90 這個數字,然後往上對照一下,
你會看到文公尺是寫著紅色字『迎福』、丁蘭尺則是寫著黑色字『失脫』,沒錯吧?
你其實先不用去查到底什麼叫做『失脫』,反正黑字就代表不好就是了。
可徧徧這個時候就會有個聲音跑出來:
「不要做 90 啦,要做 89 啦,89 是上六合、下納福,兩排都紅字耶,雙紅多吉利呀~」
吉你X個頭啦吉利咧!
我今天要 murmur 的就是這個只要聽到就會混身不自在的名詞:
雙紅。
拜託一下,活人要用的傢俱你就看文公尺上有紅字就可以了,至於丁蘭尺是紅字還是黑字根本就不用去管他,還看什麼雙紅呢?簡直是在自找麻煩不說,還為難了師父們。
除非你現在是打算在世的時候傢俱要用著順手,百年以後你還要你的子孫後代把傢俱燒去給你在地下接著用,那 …
那我就沒話說了。

矯枉過正
再來就是真的要看文公尺的紅字來做傢俱,也不是不行,麻煩就看一個總長度就好,不要長寬高都看,那我跟你保證你的傢俱做出來一定四不像。
別的不說,講餐桌的高度就好。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餐桌高度是在 75 公分,但 75 公分在文公尺上是沒有紅字的。
你若硬要做有紅字的話,要嘛高度只做 69 公分、要嘛高度做到 81 公分。
請問這高度是不是很怪?
人家全世界的餐桌會把高度都定在 75 公分一定有他的道理在,
可你偏偏為了要看紅字而去改高度,最後造成整張餐桌用起來不順手,怪誰呢?
所以,別再說要看雙紅啦,真沒必要的。
你可能還會想看…
聯絡我們
T: 02-2378-9696
M: 0912-909-999
+LINE: @jarzca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