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老是在外~人人叫我老外~老外老外老外~~~」這個廣告詞兒就算您沒喝過波蜜果菜汁,也都一定聽過才是,當時候的時空背景和現在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語呀,打從 5/15 疫情大爆發開始,咱台北市民的自主封城在相當大程度上的確是有讓疫情沒再擴散開來,但瞬間消失的人潮可是讓開門做生意的店家苦不堪言,沒人出門逛街那生意還怎麼做呢?
做吃的生意面對著『客人不能在店裡用餐只准外帶』的政策,自然是想辦法與外送平台比如熊貓或吳柏毅做配合,把一道又一道的美味料理讓外送員直接送到客人府上去,所以這段日子就不再存在著「三餐老是在外」的問題,因為大家都改成在家吃飯了,現在可以說是「大家都在家裡吃」已經變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餐桌和餐椅立刻就成為一家人每日三餐聚在一塊兒的重點使用傢俱啦。

源起
本案是如何開始的呢?其實啊,是設計師在做裝修時順便幫業主採買餐桌才開始接洽的,欸欸,講今天這張義大利陶板桌之前咱先說一句啊,若要相比較做裝修的經驗,那麼室內設計師的經驗肯定比一般民眾多得多,沒錯吧?所以很多的傢俱材料,其實我不用特別跟設計師解釋或介紹太多,有的時候只要告訴他們材料的品牌名稱或公司名稱就可以搞定了,就拿這次的案子來說吧,設計師希望餐桌的桌面要用陶板,通常在這個時候,「一磚」這兩個字只要一亮出來差不多就完事兒了,因為對設計師而言,一磚這家公司的陶板就等於是品質的保證,但一般民眾有的還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地問我說是哪個「一」?哪個「磚」?設計師就不同啦,他們就會說:「喔~用一磚的陶板啊,那可以。」

品牌辨識度
所以說品牌的經營很重要,畢竟是最早把義大利陶板引進國內做銷售的公司,一磚這一路走來是非常用心的在做陶板這一塊市場,只要是聽過、看過、用過的設計師都對一磚的貨表示有信心,也因為如此,我在向設計師推薦陶板時不用花太多的力氣,因為設計師認的是品牌~品牌對了就都沒問題了,那麼,客人呢?嘿嘿~客人在意的點有時和設計師是截然不同,在互信和尊重專業的基礎上,客人對於設計師的推薦是都會買單沒錯,但比起對品牌的認定,實不實用往往是業主心裡更在意的事兒。

近在咫尺
我與本案的業主相當有緣份,因為她家其實離我住的地方不遠,若認真算的話可以說是同一條路上 east side 和 west side 的鄰居,所以在交貨當天我只有考慮是要開車去?騎車去?還是走路去?好啦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我換好證進到業主家之後,司機先生已經在拆箱了,業主看到我先是客氣地點頭微微一笑,然後就連問我三個關鍵性的問題:
「這個陶板耐高溫嗎?」
「是的,夫人,您煮好湯之後鍋子可以直接放這陶板上面不用加墊子。」
「這個陶板不吃色嗎?」
「是的,夫人,陶板表面沒有毛細孔,不會吃色。」
「這個陶板好整理嗎?」
「是的,夫人,陶板不需要特別買什麼保養劑來做清潔保養,抹布隨便擦一擦就乾淨了。」
得到了三個肯定的回答,只見業主笑得更開心了,心滿意足的對著我說:「太好了,我就是要找這種東西。」
嗯,看樣子這位業主平時家事沒少做就是了。。。



腳座
餐桌有分四隻腳在四個角落的,如同本案所分享的款式;也有桌腳在中間的(要看這種款式的按這裡),要說哪一個好呢?其實還是看個人主觀喜好啦,沒有誰好誰不好的問題,不過有一個觀念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當餐桌的桌面會小於 160*90 這個尺寸的話,我會建議用四隻腳在四個角落的桌款比較好,為什麼呢?因為餐椅才能完全收在桌底下,試想,會用小尺寸的餐桌代表家裡空間可能是有限制的,那既然有限制,則能讓餐椅完全收入桌下的餐桌絕對會比腳座在中間的還適合,腳座在中間的桌款,那餐椅是怎麼樣也沒辦法完全收進桌底下的(編按:本案的餐桌桌面尺寸是 160*85)
希望疫情快快退散,讓大家可以早日回復可以正常出門上班工作的日子。